目前分類:● 週休二日-台南市後壁區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故事館的五分車組合紙雕模型兼具創意與趣味,非常吸引人。(記者孫立珍攝)

nitechlun8yw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理大學講師莊孟憲(右一)帶領民眾夜訪後壁地區田園生態環境。(記者邵心杰/攝影)

夜幕低垂,大小朋友穿著雨鞋、戴著頭燈,在菁寮國小生態池及生態田找青蛙,陸續發現貢德氏赤蛙、澤蛙、小雨蛙等蹤跡,後廍社區著手展開生態調查,希望在台南市留一處避難所讓生物可以喘口氣。

後廍里長黃正雄說,包括植物、鳥類、昆蟲、爬蟲類、哺乳動物等,都在普查範圍內,這也是讓居民認識社區的第一步。後廍里請來真理大學講師莊孟憲等專家帶領大小朋友夜訪菁寮自然田生態。

除了蛙類之外,還看到蜻蜓、螢火蟲等,民眾發現農村生態豐富,才恍然大悟,原來貢德氏赤蛙的叫聲有如狗叫。

莊孟憲說,菁寮國小生態田到處都是蝌蚪,與有施農藥的農田生態貧乏形成強烈對比。他推廣田野調查有很大的感觸,常聽老一輩的人說田裡有泥鰍、青蛙,很多10歲以下的學童就沒看過,他覺得有責任讓下一代也能看得到,希望讓老農夫找回童年記憶,小朋友也能體驗農村生態。

黃正雄表示,推廣自然生態農作,希望留一處避難所讓生物可以喘口氣,消費者只怕吃到不健康的農作物,生態農田不僅讓消費者吃得健康,對農民及環境也健康。尤其無米樂社區推廣農村旅遊,白天逛老街,晚上也可賞蛙、看螢火蟲,增加農村遊憩的價值。

 

 

 

以上資料引用: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記者邵心杰/後壁報導】

nitechlun8yw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土溝農村美術館昨在秋收後稻田開館,邀各地藝術家演出。(記者邵心杰/攝影)

台灣第一座農村美術館「土溝農村美術館」昨天就在秋收後的稻田開館了。10年來,土溝農村環境藝術大改造,不論稻田、民宅、倉庫或紅磚牆都是展場,攝影、鐵雕、木雕及裝置藝術創作俯拾皆是,驚喜連連。

副市長顏純左、議長賴美惠、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理事長吳冠霖等人手持拉炮,歡喜宣布「土溝農村美術館開館了!」期許「村是美術館,美術館是村!」的願景,10年來的努力,大家都看到了。

村之屋當代藝術展在秋收後稻田內佈展,小孩子穿梭展場。(記者邵心杰/攝影)

開館儀式中,地方邀請了滅劇場、Tone調及打狗亂歌團演出,分布在6個聚落的12個展場,同步舉行「村之屋當代藝術展」,民眾或坐或臥在草堆上聽歌,看表演,也有民眾三兩成群踩著單車,穿梭各聚落,欣賞素人畫作或者專業攝影展,民眾說「土溝,果然很不一樣」。

台師大音樂系畢業的吟唱詩人張心柔說,2年前休學,抱著吉他,隻身到土溝遊蕩,認識在地石雕家侯加福,她以侯的母子石猴為詞曲的靈感,創作「台灣的囝仔」。現場自彈自唱,博得熱烈掌聲。

民宅紅磚牆也是農村美術館的展場。(記者邵心杰/攝影)

文化局長葉澤山昨以法國亞維儂藝術節相提並論,土溝社造絕非一蹴可幾,「文化部長應該下來看一看!」他指出,土溝社造工作深耕、發芽到結果,10年來花了很多心血,尤其在地人才的培育沒斷層,讓人看了很感動。

 

以上資料引用: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記者邵心杰/後壁報導】

nitechlun8yw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