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老街最不缺的就是老故事,住在三坑老街59號的劉信榮就是個有很多老故事的人。

你知道他15歲的時候,一夜之間就要從無憂無慮的小孩,變成扛起家計的一家之主嗎?

「那是二次世界大戰時,美軍空襲台灣。」劉信榮說:「父親被空襲時美軍飛機的流彈掃中。」父親傷重不治,身為長子的劉信榮必須馬上接手父親的生意,「要碾米、要養豬殺豬、要經營雜貨店。」

光是碾米房就讓他有點傻眼,「我不太會操作碾米機。」問題是不會也得會,臨時披掛上陣,邊做邊學,慢慢地也就熟了,於是,劉信榮的人生就在這個大轉折中,提早定型。

「我只唸了小學。」眼睛注視著遠方,往事彷彿突然拉回到眼前,劉信榮說:「我讀小學時沒有缺課過,都保持在班上的前五名。」如果他父親沒有發生那件空襲意外而身故,現在的劉信榮會是什麼樣子?

 

劉信榮今年82歲了,他一直住在三坑老街那棟有百餘年歷史的街屋裡,就在老街底永福宮廣場的旁邊,這棟老街屋跟他接手時差不多,店面成兩間,一邊是 碾米房,另一邊是雜貨店,碾米房已不碾米了,但那些歷史久遠的碾米機具還在,這個店面現在由劉信榮的後代經營冰滴咖啡,是老街上唯一較有摩登味兒的商品, 雜貨店則還在賣雜貨,店裡最值錢的不是商品,而是掌櫃的用的老桌子,桌面還有一個孔,在早期是讓客人選好東西後,丟銅板進去用的,這張桌子跟它旁邊的櫃 子,見證了劉信榮已渡過的82個年頭。

在小村裡開雜貨店,要有一個本事,「全村的人都要認識。」劉信榮說:「那時候做生意,很少現金交易,大多是記帳,你要知道來買東西的人是誰,並且馬上把帳記到本子上。」

雜貨店裡現在最熱銷的不是雜貨,而是他女兒賣的傳統豆花,每到周末假日,再多的豆花也會賣光光。

雜貨店的最前方是一個外貼磁磚的台子,上面放了一塊大大的木覘板,「這是賣豬肉用的。」劉信榮說:「屋後頭就有養豬的豬圈,也有殺豬用的分切台。」在街屋的後進切好豬肉,就拿到店前賣,從養、殺到賣,也算是一貫作業。

在三坑老街,一般遊客最熟悉的就是阿香姨的阿香菜包及阿秋姨的牛汶水,吃完菜包及牛汶水,不妨到劉信榮這裡坐坐,來杯咖啡或點一碗傳統豆花,聽劉信榮講古,也是不錯的選擇。

 

以上資料引用: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特約作家賈亦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techlun8yw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