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 森林步道-台北市士林區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翠山步道原為舊警用靶場,經大地處復育後成為適合民眾休憩健行的步道。(圖/北市府大地處提供)

翠山步道位在士林區雙溪社區內,是北市府大地工程處新闢步道,原是士林區廢棄警用靶場,經復育後綠意盎然。沿大崙尾山腰往上,可通往碧溪步道,連接至大崙頭尾山、內雙溪森林自然中心及碧山露營場等自然森林場域。

大地處表示,翠山步道登山口位於雙溪社區內中社路底,255公車總站附近。步道前段原為士林警用靶場,在靶場遷移後,大地處將既有車道整修為透水磚步道。

沿途種植台灣原生變葉喬木,包括楊梅、紅楠、杜英、青剛櫟及台灣欒樹等數百棵,除有利山坡地水土保持,更成為民眾休憩場所。

為考量生態保育,避免山坡地整地,翠山步道僅針對5處高差較大又溼滑的地點,增設階梯及欄杆,其餘多維持原始土石路徑,維持步道原始自然。

大地處科長夏賢統說,整修時於面對雙溪溪谷處墊高,構築觀景平台,視野開闊,可眺望雙溪河谷、小草山、鵝尾山、太陽廣場、石頭厝、內雙溪森林等景點。沿線也設有觀景平台、座椅,提供親子觀察生態、健行休憩使用。

夏賢統說,由於北部地區冬季受東北季風影響,低海拔地區也能發現中高海拔植物的「北降現象」,在翠山步道非常明顯,以「中華裏白」最具代表性。

 

 

以上資料引用: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記者莊琇閔/台北報導】

nitechlun8yw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母古道生態景觀豐富林蔭茂密,相當適合休閒健行。
圖/北市大地工程處提供

位於台北市中山北路七段的「天母古道」,早年是金山與天母間重要的連絡要道,從仰德大道開通後就成為名副其實的古道,近年更躍升為熱門的登山健行路線,每逢假日遊客絡繹不絕。

「天母古道」涵蓋了華岡至天母間的數條步道,包括了陽明天主堂至猴洞產業道路的翠峰步道,以及由雙溪淨水廠至三角埔發電所之間的水管路步道,全區海拔高度約120至300公尺。

林相超豐富

天母古道的水管路步道,民眾可聽聽水流聲。

nitechlun8yw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市士林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黃秋玉鼓勵民眾多健走。(圖/黃秋玉提供)

正值春暖花開的季節,北市士林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黃秋玉推薦,民眾如果逛完天母商圈,不妨到鄰近的「磺溪堤頂步道」健走。該步道沿途有帶狀公園、櫻花,民眾走完全程還可消耗75卡,相當於甩掉一杯125cc珍奶的熱量。

黃秋玉說,「磺溪堤頂步道」位於士林地區,是一個兼具人文與生態的步道。最特別的是,步道行經有磺溪橋、天母橋、木便橋、華興橋、明德橋、建民橋、石牌橋等7座橋梁,並以橋間步道畫分不同的彩虹顏色。

黃秋玉說,「磺溪步道」橋間步道都設有兼具導覽功能的告示牌,讓民眾可以分段計算,自己健走多少公里、消耗多少卡路里。

黃秋玉說,她健走前一定會做暖身操,並且身穿輕便衣物。「磺溪堤頂步道」步行時間約30分鐘,快步走大約20分鐘,約3200步至3500步。

黃秋玉提到,現在正值春季,在「磺溪步道」還能看到盛開的櫻花。此外,沿途會經過兩岸的帶狀公園。一片綠油油的有綠樹、有涼亭,緊鄰磺溪,不時還可聽到屋前淙淙的磺溪流水聲,也可以到公園散散步、聊聊天。

黃秋玉說,漫步步道可眺望文化大學、紗帽山及七星山。

 

 

以上資料引用: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記者陳雅芃/台北報導】

nitechlun8yw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毋忘在莒步道屬於劍潭山的支線,入口位於銘傳大學旁,中山北路五段的282巷內。這條步道並沒有正式的名稱,因步道途中的路旁岩壁刻有「毋忘在莒」,山友乃以此為名。

穿過山麓聚落,通往毋忘在莒步道

毋忘在莒步道屬於劍潭山的支線,入口位於銘傳大學旁,中山北路五段的282巷內。這條步道並沒有正式的名稱,因步道途中的路旁岩壁刻有「毋忘在莒」,山友乃以此為名。

從中山北路往士林方向,過銘傳大學校門後的第一條巷子就是282巷,巷道短,一進入就到了巷底。巷旁沒空位,倒車退回幾公尺,從旁邊的岔路上斜坡,復興廣播電台門前的小空地還有幾個停車位,很順利的停車。

廣播電台的右側有小路,穿過山麓的民宅聚落,通往毋忘在莒步道。走進這處山麓聚落,有點驚訝,台北市的中山北路五段,竟然還有像九份的山城曲巷聚落。簡樸老舊的平房屋舍依偎在這促狹的山坡上,巷道迂迴豎崎交錯。路過的一位老婆婆熱心的告訴我,遇岔路,如何左邊繞,才不會走錯路。繞巷道時,路旁有一座重修過的墓園,墓碑刻著嘉慶七年(1805),是一座二百年的古墓。

繞出巷子,接上花崗岩的步道。不遠的下方處,就是毋忘在莒的登山口,走下去看看,原來就是剛才倒車的巷子盡頭。登山口立有劍潭山親山步道的導覽圖,對照地圖,果然如山友所言,這條步道是登劍潭山最短捷的一條路線。

毋忘在莒步道

這條步道並不知名,大多數的遊客多選擇從劍潭公園附近 福正宮旁的圓山風景區牌樓上山,是登劍潭山的主要步道,一則交通較方便。二則步道較完善。劍潭山的廟宇及早覺會都集中在主步道旁側的區域。相對來說,毋忘在莒步道較冷清,路況也較差。

現在毋忘在莒的路況已經改觀,鋪設了新穎的花崗岩石階路。從這裡上山,路況也很理想,而上山沿途的周遭環境也較為幽靜。從登山口起登,步道沿著山麓聚落的外緣,左側下方有一塊平坦的綠地,格局有些奇特,問路過的長者,才知是一座小型的射擊靶場。

隨著石階步道盤桓上爬,漸離山麓聚落。步道右側鐵網圍籬之外,是銘傳大學的校園。石階路一路爬坡,終於來到較平緩的路段,左側荒蕪的草地,有一座廢棄的崗哨。左前方的山稜後方就是昔日蔣介石總統居住的士林官邸。因此外圍的劍潭山一帶佈署軍事崗哨,以保護國家元首安全。

續行,又變為陡升的石階路,途中發現路旁草叢旁有一水泥石碑,狀貌古樸。字跡還可辨識,寫著「軍事禁地 禁止進入 禁止攝影」。如今士林官邸都已成為旅遊景點,石碑警語,已過期作廢,成了歷史遺跡。來到上方的轉折處,石階步道變為枕木碎石路,就可看見上方不遠處巨石壁面的「毋忘在莒」刻字了。

「毋忘在莒」石碑

「毋忘在莒」這四個字,是童年時熟悉的口號。現在的小學生,爬山時遇到這種刻字,可能會覺得碑文不知所云了。

我們這一代的兒童,幾乎每個人都熟悉二千多年前「田單復國」的歷史故事。記得當時在街頭巷子的圍牆或牆壁不難看到這樣的標語,如今已消聲匿跡,成為陳跡。

山中遇舊識,自有一分曾經熟悉的親切感,勾起了歲月的懷想。繞過石壁,來到上方,出現大片的空地,已開墾成竹子園。石階步道至此,變為泥土路。這裡有岔路,左往文間山,右往劍潭山。岔路口有一座廢棄的崗哨。取右行,小徑穿過竹林。前方又出現三岔路,卻都無路標。有一位農民在竹林整理地,詢問之後,才知這些小徑都可通往劍潭山。

取直行,小徑穿過森林,約幾分鐘路程,很快就來到了南山早覺會後方的林間空地。附近都是早覺會的亭台寮舍,路徑紛歧,迷糊繞了一圈。後來才知道,小徑出口遇岔路時,取左行(旁有一座雙槓設施),不到一分鐘,就抵達劍潭山的基石處。從登山口登劍潭山,約二十分鐘又多一點點時間而已。

登頂劍潭山後,循著小徑穿過早覺區,來到了中央廣播電台微波發射站前的棧道觀景平台。這裡是劍潭山視野最佳之處。俯瞰而下,劍潭山東麓山坡有大片蓊鬱的森林,宛如原始森林般的濃密成叢,樹色特別青翠,台北近郊低海拔的山林,很難見到如此茂密的森林。這是因為附近山腳下是忠烈祠及海軍總部,長期軍事管制,不受人為破壞所致。

劍潭山觀景平台眺望台北市區

視線越過翠綠的森林,就是一衣帶水的基隆河了。河水雖然還不足以用碧波水漾形容,但比起數十年前的汙濁惡臭,如今的基隆河水岸,已漸成台北的怡人休閒水岸。

基隆河對岸的大佳河濱公園,是台北國際花博的展場之一,眼光再跳躍過去,更遠處那一柱擎天的大樓是台北一0一,後方是南港山,還有更遠的貓空一帶的山岳了。

劍潭山的展望如此美好,卻與劍潭山頂一帶被早覺會密集開發形成強烈的對比。劍潭山的早覺會密度之高,數量之多,也是台北其它郊山罕見的現象。在觀景台遇到一位常爬劍潭山的民眾,他說劍潭山的早覺會小型羽毛球場特別多,這個山區大概有四百座球場。我驚訝不敢相信,認為言過其實,但劍潭山早覺會的盛況由此可知。

這現象確實令人難以理解。劍潭山的南山麓,前有蔣夫人創辦的圓山大飯店,鄰近山麓則有士林官邸,旁側又有海軍總部、忠烈祠等重要機構,算是一座政治敏感的山頭,誰敢輕易在太歲頭上動土?竟又形成台北郊山盛況第一的早覺會群聚,這背後應該有特殊的歷史因素?頗讓人感到好奇,而想一究原因。

回程仍循原路,但試走別條小徑,途中有一處民眾私闢的小花園,號稱「圓山第一景」,此地展望果然有特色,正見基隆河流向關渡平原,河水不見盡處,而觀音、大屯在遠處連成一線。步道路旁紫杜鵑、白杜鵑,含嬌綻放迎人,美景令人流連。

詳細旅行地圖

【文章來源: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nitechlun8yw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