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福收藏超過千件礦業文物,近日並依古法打造一座「鴨母灶」,重現客家人古時生活情景。(記者蘇木春/攝影)
苗栗縣南庄鄉74歲南富村民張榮福,收集客家、礦業文物卅餘年,還成立生活體驗館,最近他依循古法,重建一座用泥土搭建的「鴨母灶」,重現客家人古時生活情景,讓地方人士嘖嘖稱奇。
張榮福國小畢業後跟著父親張劉庭到礦場工作,每天在伸手不見五指的礦坑內挖礦,20歲那年礦災,他被崩塌的岩石重創頭部,臥床三個多月才醒來,出院後他靠著自修,考取多項機械維修證照轉行,退休後發現礦業開始沒落,便著手蒐集礦業文物。
「口述歷史不如有古物佐證來得有說服力!」張榮福說,他開始尋找可能保有礦業文物的人,陸續拜訪義興煤礦廠長吳惠然、礦業收藏家張榮清,對方大方提供老照片、測風器、安全帽等各式文物,他還向老礦工收購各種用具,蒐集的文物超過千件。
張榮福收藏超過千件礦業文物,近日並依古法打造一座「鴨母灶」,重現客家人古時生活情景。(記者蘇木春/攝影)
張榮福回憶年輕時在礦坑與其他礦工閒聊客家諺語、俗語,排解工作煩悶,他發現先民在生活中留下許多智慧,讓他收集礦業文物外,也四處蒐集客家文物,十多年前還買下千坪地設生活體驗館,搭造模擬礦坑,讓遊客體驗礦業辛苦。
張榮福近日依循古法,將泥土加水與松葉浸泡一周,接著用竹編形塑出圓灶外觀,再塗上泡過松葉的泥土打造出「鴨母灶」,重現古時候的土灶,張榮福說,鴨母灶沒有煙囪,因早期先民住在茅草屋,火星向上容易引發大火,便設計出回流式的灶口排煙,直到紅磚灶出現才被取代。
張榮福說,他收藏的文物太多了,但單靠自身的力量無法有完善的展出場地,希望有關單位能夠重視,將這些先民智慧,分享給大眾,團體預約導覽可電洽0952751401。
以上資料引用: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記者蘇木春/南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