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香火鼎盛的慈天宮,北埔老街有幾個重要古蹟,首先看到的「金廣福」公館,為清道光14年時,淡水同知李嗣鄴與客家人姜秀巒、閩南人周邦正,合組「金廣福墾號」,並在北埔這裡作為據點興建業務辦事處,格局方正,門口兩旁種了櫻花樹,目前沒有對外開放……
不少人會在金廣福公館前合影留念。(記者池冰蕙攝)
新竹是台灣的客家大縣,文化歷史淵遠流長,其中北埔老街可說是最具代表性的景點之一,從三級古蹟慈天宮為中心,向外發展出幽靜的住宅區、市集商圈,雖然整體街區不算大,但許多的老舊建築都保留完善,從屋瓦、磚牆,就看的出年代,一階一階踩著石板,走進巷弄,每轉個彎都有新發現。
除了香火鼎盛的慈天宮,北埔老街有幾個重要古蹟,首先看到的「金廣福」公館,為清道光14年時,淡水同知李嗣鄴與客家人姜秀巒、閩南人周邦正,合組「金廣福墾號」,並在北埔這裡作為據點興建業務辦事處,格局方正,門口兩旁種了櫻花樹,目前沒有對外開放,不過經過的遊客,總是會在此拍照佇足。
在金廣福的斜對面,就是北埔最大規模的民宅建築「天水堂」,建於清道光12年(西元1832年),可說是客家傳統建築的代表之一,屬私人土地,不對外開放,只能從石牆外探頭,稍微窺知一二。
接著循線穿過大小巷弄,經過幾間藏身在老建築中的茶坊、工作室,他們不希望舊有的生活方式受到破壞,故安靜低調的藏身巷弄,有著自己的步調,稍不注意,還會以為只是一般民宅。
最後到達族群的信仰中心「北埔慈天宮」,廟宇不大,雖然幾經多次修繕,但仍保有著名的石柱、石雕及大量獨特雕刻,主祀觀音菩薩,另有天上聖母、三山國王等多尊神佛,每到重要節日時鑼鼓喧天,象徵客家精神的永續流傳,也證明閩粵族群在北埔消弭對峙,和平相處。
走出慈天宮,可逛逛從正門向外延伸出的熱鬧商店街,大量的柿餅、擂茶攤商,也有樟腦油、菜包的店家,可盡情品嚐傳統的客家美食,順道帶點伴手禮賦歸。
以上資料引用:聯合新聞網 【欣傳媒/記者池冰蕙/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