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 週休二日-屏東縣高樹鄉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大津瀑布為南台灣人氣景點。

台灣多流瀑,雖不若世界知名的尼加拉或黃果樹瀑布來得氣勢磅礡,卻自有小巧之美。位處屏東縣高樹鄉新豐村的大津瀑布,便是南台灣高人氣的流瀑景點。

大津瀑布,又稱「尾寮瀑布」、「阿烏瀑布」、「大烏瀑布」,也有人叫它「新豐瀑布」。瀑布共有五層,建有步道的第一、二層流瀑,遊人多半在此戲水、露營和烤肉,第三到第五層瀑布位處密林中,不易進入,加上蟲蛇出沒,少有遊人深入。

尾寮瀑布高約20公尺,自溪谷高處呈90度直瀉,宛若長條銀鍊垂落水潭中,周邊綠林森森,景致優美又清涼。瀑布所在溪谷腹地雖狹小,但溪流兩岸樹蔭濃密,正好提供戲水客天然的遮蔭效果,盛夏吸引大批親子遊客戲水消暑,一待就是大半天,有遊人坐在瀑布下方享受水瀑SPA樂趣,也有遊人乾脆躺在溪畔小憩。

慈津寶宮就在大津瀑布步道入口處。

nitechlun8yw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坪數的嵐筑園民宿客房。

現代人重養生,愈來愈多人選擇素食。因應這股寶島養生風潮,養生餐廳不斷增加,不論身處城市或鄉村,特色素食一樣不缺。來到南台灣偏鄉--屏東縣高樹鄉,有家名稱很夢幻的素食餐館—嵐筑園,這兒不僅供應素食,也提供山居樂趣。

嵐筑園,像極了偶像劇中豪門別墅庭園的名字,但在南台灣的高樹鄉村,它卻是家小有知名度的素食餐館。嵐筑園的主人劉富雄,廿年前因緣際會來到高樹朋友家借宿,便與這片土地結緣,他起意買下六百坪土地,也埋下嵐筑園經營契機。

依傍著翠綠山林,擁有小片綠意庭園的嵐筑園,名稱來自業者對自然環境的體悟,因為背倚雲霧繚繞的青山,加上時聞自然天籟之聲,這兒恰似以嵐和筑組成的美麗庭園。儘管位處185號公路旁,嵐筑園卻一片自然寧靜的用餐天地。

嵐筑園的藥膳火鍋頗受歡迎。

nitechlun8yw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隆冬季節正是南台灣蜜棗成熟時。

台灣不愧是水果王國,即使是隆冬冷天裡,一樣不乏美味的水果可品嘗。冬天當令的水果,除了人們熟知的雪梨和蓮霧,蜜棗才是主角。冬末走訪南台灣,你可以到屏東高樹享受採棗樂,享受蜜棗甜蜜滋味。

提到蜜棗,你可能想到的是非洲和阿拉伯盛產的海棗果實,又稱「波斯棗」,引進中國栽培後就叫蜜棗。但在台灣,蜜棗指的不是海棗,而是原產印度、緬甸和中國雲南一帶的棗子,正式名稱叫「印度棗」。台灣早在日據時期便見栽培,多年來經由品種選育及栽培技術改良,蜜棗已成為南台灣重要特產。

人們傳統印象中的台灣棗鄉,非高雄燕巢莫屬,尤其是燕巢泥火山地質所生產的蜜棗,甜度高,味道也更加甘美。不知是棗子產期正好巧逢農曆春節,還是水果名字取得好,具有「早(棗)生貴子」寓意,因此棗子向來被視為婚慶的吉祥水果,更被古人視為長壽果。每年12月到隔年3月為棗子產期,元月產量最盛。

遊人到高樹體驗採棗樂。

模樣兒就像小號的青蘋果,印度棗為鼠李科半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性喜高溫、日照充足環境,每年8~10月開黃色小花,冬季結出球形或橢圓形果實,果色由深綠到成熟轉為淡黃綠色。為維持棗樹品種優良,棗農多半以嫁接法進行繁殖,主要栽培品種為蜜棗、中葉蜜棗,市佔率超過8成。

台灣農民的水果栽培和改良技術獨步全球,不僅台東釋迦可以兩獲,冬天可以吃到黑珍珠和黑鑽石蓮霧,棗子一樣品種多多。據說,西元1994年在高雄燕巢選育成功的「蜜棗」,因甜度高、肉質細、採收期長,成為台灣最重要的棗子品種。正因為結出來的棗子可以甜如蜜,棗子從此贏得「蜜棗」美名。

南台灣是台灣蜜棗主要產地,包括高雄燕巢、大社、阿蓮、岡山、田寮,屏東縣鹽埔、高樹、里港、九如,以及台南關廟、楠西,嘉義竹崎等均見栽培,並以屏東和高雄棗園面積最廣,產量也最高。

產業豐富的屏東縣高樹鄉,近年闖出「牛奶蜜棗」名號,農民以牛奶、雞蛋等為肥料,並以網室栽培,細心呵護棗樹,如此種出來的蜜棗,果粒大如青蘋果,甜度也更高。台灣流行採果,到苗栗採草莓不稀奇,你也可以到高樹體驗採蜜棗。

棗蔬福農園
電話:0912-134989

nitechlun8yw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莫拉克颱風之後,高樹鄉新豐社區開闢漂流木公園,展現重生希望。(記者翁禎霞/攝影)

屏東縣最北方的高樹鄉新豐社區,在莫拉克颱風來臨時,堤防潰堤、農田被淹沒,幾乎成了全鄉最慘的社區,如今3年過去,新豐社區不但把農田、水圳逐一救了回來,今年還獲選全縣特優社區,社區居民也重展笑顏。

「3年前的莫拉克颱風,土石幾乎淹沒近百戶人家」,回想起3年前的那一刻,新豐社區志工林美發仍心有餘悸,他說,社區幾乎花了整整一年時間清理土石,再花兩年時間重建,「現在的新豐,不但恢復生機,還比以前更漂亮」。

新豐社區北望濁口溪、右倚尾寮山,風景秀麗,過去吸引許多退休或禪修人士到此隱居,地方一直努力發展休閒農場,3年前的風災,雖然嚴重破壞新豐社區面貌,但在政府及社區人合作下,很快展現重建成果。

水利署不但修建堤防,還填土造地,把流失的農田與水圳文化都救了回來;生活重建服務中心督導江嘉萍指出,當地民眾以務農為主,他們為了社區發展,白天上工、晚上還要上課,合力重建家園,改造社區的心,才是讓人最感動的。

林美發參與社區發展10年,對於社區最近3年的改變,感觸最深,他說,今年新豐社區不僅拿下全縣特優社區榮譽,還獲水土保持局選為農村再生計畫績優社區,他自豪:「我們的社區確實不一樣了」。

 

以上資料引用: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記者翁禎霞/屏東報導】

nitechlun8yw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