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達鳳的雕塑。觀展的民眾在底層的漂流木上寫下願望與祝福。(記者王文玲/攝影)

目的地是座荒煙蔓草間的廢校,但這裡是七個藝術工作者的家。做雕塑的達鳳慢慢的介紹作品,試圖將無形的創作理念透過有形的言語傳達,他靦腆的笑說自己不太會說話,比他更靦腆的Moli乾脆跑去躲起來。以油畫為主要創作的Moli正職是美髮師,插畫家吉賴指著自己新潮的髮型說,這就是他的傑作。

七位藝術家 廢校裡揮灑

畫風鮮明強烈的吉賴是新加入的駐村藝術家,他說自己住在花蓮市區,「因為太愛這邊的風景了」,所以每天傍晚開著車從市區到光復,「煮一頓晚餐,餵我的狗,畫幾張畫,再開車回市區。」吉賴口中的193縣道非常迷人,「夜晚開車要非常小心,會有很多野生動物逛大馬路。」

另位畫家阿寶把大型創作印成小幅畫作,配上她的詩,陳列在工作室內。阿寶說,兩三年前的畫風還是非常明豔的蠟筆畫,「我的畫作都很大,需要很大的能量。要作畫時,我會準備礦泉水跟一條白吐司當糧食,靈感來就不停的畫,連睡覺也直接躺在畫旁邊。」

(記者王文玲/攝影)

怎會捨棄鮮豔粗獷?「我覺得這樣的媒材已無法表達內心感受,需要找去新的『溝通』管道。」現在,阿寶的畫非常細緻、只有黑白兩色,「慢慢的,我也開始加入金色。」阿寶的兩個小朋友也跟著她在工作室。「有時我會想,帶小孩已經夠累了,幹嘛自討苦吃?但是透過畫,我才會覺得,我的身心,因畫畫得到平衡。」

工作室當家 媒材四處撿

玉蘭老師就乾脆把工作室當家了,她指著教室旁另一棟建築:「以前是教職員宿舍,我現在住那。」

一走進玉蘭老師的工作室,映入眼簾的是好幾個木瓜。「前幾天被風打掉的,我就撿些形狀特別的當胚。」桌上還陳列等風乾的種子,「我會先把各種媒材準備好,到時看照想法再做組合。」

你絕不會想到這些素材最後會以怎樣方式呈現,你也很難想像所見到的成品是用怎樣的東西做成。串珠不僅可以做成娃娃、燈罩,還可以代替畫筆作畫;陶土能做成精油瓶,也能相互結合成大幅裝飾品。「你看從這剖開,剛好可以做盛東西的容器。」玉蘭老師拿著上好漆的木瓜這樣比畫著。

藝術家需要獨立安靜的創作空間,但藝術家也需要掌聲、需要被知曉,是否願意讓更多人知曉這間臥虎藏龍的廢校?玉蘭老師說歡迎,「他們都是非常可愛且執著的創作者。」

是的,他們值得你來,值得你拍手喝采。

這些黑黑的東東是什麼?林玉蘭老師就是有能耐把木瓜化為神奇。(記者王文玲/攝影)

東富國小藝術家駐村
地址:花蓮光復鄉東富村東富路60號
電話:03-886-1156、 0936-066-675(林玉蘭)

【聯合報】

 

以上資料引用: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記者王文玲/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techlun8yw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