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后里區生產薩克斯風,手工細膩,從加工到調音,全部包辦。(記者田兆緯/攝影)
后里區生產薩克斯風,手工細膩,受國際肯定。(記者田兆緯/攝影)
台中后里締造薩克斯風的樂器傳奇,來自一把火。
這段淵源當地人津津樂道;一九四七年,一群熱愛音樂的后里青年組樂團,卻因火災燒壞當時唯一的薩克斯風,團員中的張連昌擅長畫工,決定重組一把。
他從灰燼中撿起解體的三百多個零件,畫圖拼湊,打造出台灣第一把自製薩克斯風,從此開啟后里大半個世紀的產業風光。
張連昌不藏私,早年后里巷弄間不管是小型家庭代工,或是中型組裝廠,幾乎都出自張連昌教導。巓峰時期后里有一百多家工廠,薩克斯風年產量達兩、三千支,曾居全球之冠。
產業風光時期,薩克斯風熱騰騰出廠,來不及上架就被買走,曾有「做四支薩克斯風就夠某本(台語,娶老婆的本錢)」的說法。
風光一甲子後,代工廠陸續遷往大陸等地,低價回打台灣,目前后里產業聚落只剩十五家業者;工研院花四年說服,輔導業者走向標準化、規格化,擺脫廉價代工,走上自創品牌之路。
如今地方再推動植根計畫,要讓后里成為名實相符的薩克斯風故鄉。
以上資料引用: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記者田兆緯、陳秋雲/台中報導】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