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擅長製作王船的旗津居民郭文瑞,將記憶中的捕烏魚船彩繪在廣澤街的海堤內牆,希望後代子孫知道昔日旗津漁民的生活點滴。(記者楊濡嘉/攝影)
高雄市旗津區廣澤街長達700公尺的海堤內牆,原本是水泥牆壁,昨天起,這面牆有了新面貌,旗津居民把生活點滴彩繪在牆上,畫入旗津人的歷史軌跡。
近鳳山寺的廣澤街牆上,彩繪居民以捕烏魚船網捕烏魚景象,那是擅長製作王船的旗津居民郭文瑞的記憶。
郭文瑞說,民國70年代以前,旗津區漁民在烏魚季會開木造的捕烏船出海捕烏魚;捕烏船現在還有,但都改類似塑膠纖維材質。
郭文瑞筆下的旗津記憶,還有旗津25淑女墓受海難婦女搭的私人交通船;大部分人不知道那時來往旗津和哨船頭的交通船是什麼模樣,郭文瑞憑記憶把船畫出來。
「我沒有學過畫啦,這些都是印象中的船,不畫出來,以後的孩子就不知道以前旗津人的生活是什麼樣子?」今年56歲的郭文瑞表示,彩繪活動讓他有機會把記憶中的旗津畫下來。
英國羅芙堡大學(Loughborough University)當代藝術史及理論哲學博士陳明惠邀英國藝術家保羅.蓋特(P aul Gent)為海堤牆作畫;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教授黃孫權率團隊作社區訪談、文史調查,讓海堤牆的彩繪更豐富。
陳明惠說,保羅.蓋特到中洲國小請小朋友把印象中的旗津寫下來或畫下來,他再根據小學生記憶,在牆面作了兩大幅畫。
還有旗津區的學生,在最近一個月的徵圖比賽中,畫出故鄉特色,這些圖畫,將會逐一被彩繪到牆面上。
以上資料引用: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記者楊濡嘉/高雄報導】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