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亦珍/攝影)
花博夢想館是個花團錦簇的地方,但沒有真花,不是虛擬的花就是機械花,今天花博當局就公開了在夢想館要展示的「機器花海」,由花型機器人擔綱演出。
這是由華碩設計團隊打造的「花械花開」科技美景,將在夢想館四廳「愛與夢想」展出。
(賈亦珍/攝影)
每一朵花型機器人都是一堆尖端科技的展現,它們是以一種「類生物」的型態存在,擁有感知、思考及動作的能力,當廳內空無一人時,它是在沈睡狀態,燈不亮,花不開,當觀眾一進了這個廳,一接近這些機械花,花的感測器會感覺到有東西接近,而把它們喚醒了,隨著觀眾人數越來越多,被喚醒的機械花也越來越多,每朵花再互相感應,就會形成群聚效應,而形成一個大圖騰或一致的行為。
華碩的設計師也為這群電子花朵安排一場有如水舞般躍動的表演,隨著音樂的樂符流竄,電子花朵也將進行顏色、型態的變化,進而歡悅地共舞,觀眾仿如置身於大自然的慶典中,身心俱醉。
機器花海共有438株機械花,分成兩區,華碩電腦設計中心資深設計師唐聖凱說,整體設計概念來自於對都市生活的體驗,大家都在忙盲茫,怱怱來怱怱去,都忽略了路邊街角的綠樹、籬笆下的小花、小草,只有偶而或不小心時會看它們一眼,要不然就是太陽太毒時,會去找樹蔭來躲。
「植物默默地在那兒,等著你去發現它。」唐聖凱說:「所以我們要讓人類跟植物更接近一些。」華碩的設計師決定讓機械花擁有一些互動的能力,當人從它旁邊經過時,它會有反應,它會有聲色舞的動作,它會把人的注意力吸引到它身上。
由於是互動型態的展示,所以作品跟觀眾間並無任何隔離,華碩設計師群比較擔心是好奇的觀眾動手去摸它,其至拉它、搖它,尤其在感測器還沒有感測到人接近而沒有聲色也沒有動作時。
「我們有做很多備用的機械花。」「但還是希望觀眾動眼不要動手。」
以上資料引用: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特約作家賈亦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