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史前館館前庭院的日晷計時精準。(記者羅紹平/攝影)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前庭院有個日晷,多數遊客認為是「公共藝術」裝置,爭相拍照留念,卻少有人知道這是老祖宗的計時工具。

史前館人員表示,日晷就是運用地球自轉與公轉、計算太陽投射的角度,來測量推算時間,即上午6點至少下午6點;史前館的大型銅製圓形日晷上共有13點,順時間方向第一點即上午6點,最後1點即下午6點,至於幾點幾分則依太陽投射的位置,將點與點之間每格均分成6等分,每等分約為10分鐘,如圖中即太陽投射位置估算約是上午11點半,記者拍照的時間正好上午11點31分,相當精準。

史前館說,早期沒手錶,古人就是以沙漏、日晷等測量時間,館方當初設計時就特別規畫太陽廣場,位在史前館大廳正方,將古色古香的青銅日晷設置於噴水池正中央,作為史前館入口意象,也讓參觀遊客宛如走進時光隧道。

清華大學教授邱紀良曾發表相關文獻,日晷的歷史相當悠久,傳說巴比倫王朝距今3800至3900年前就已使用日晷,歷史可考年代約從紀元前3百年,一直沿用到18世紀;昔印度王朝吉辛大君在1724年用磚石建造一個圓弧形日晷計時,每天的誤差不超過20秒。

今年暑假遊客絡繹於途走訪史前館,史前館指出,歡迎國內各學校到史前館參觀館內典藏的史前文化、南島原住民文物,並利用機會參觀史前館前的日晷,學習如何利用日晷計時,體驗老祖宗的生活智慧。

 

以上文章引用: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記者羅紹平/台東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techlun8yw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